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联系方式☎13391730991或者13261996547,微信分别同号。北京隽永律师事务所张敬辉律师发表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作用。
民事法律事实的体系是民事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是连接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桥梁。在探讨民事法律事实的体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民事法律事实的基本概念,进而分析其分类及构成要件,最终理解各类民事法律事实在引发、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具体作用。
###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基本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依法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这些现象可以是人的有意识行为,也可以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自然事件或其他客观情况。民事法律事实的存在,使得抽象的民事法律规范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连接法律规范与具体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纽带。
###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民事法律事实基于是否与主体意志有关,可以划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 (一)行为
行为是与人的意志有关的法律事实,是民事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准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1.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它是民事主体依法实施的旨在引起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本特征,即法律直接根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赋予其法律效果。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订立合同、设立遗嘱、委托授权等。这些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愿为基础,能够依法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2. **准民事法律行为**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这类行为虽然与民事法律行为相似,但其法律效果的产生并不完全依赖于行为人的意愿,而是受到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例如,某些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行为,虽然体现了代理人的意愿,但其法律效果的产生还需满足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
3. **事实行为**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以及行为本身是否具有合法性质无关。典型的事实行为包括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拾得遗失物等。这些行为虽然不体现行为人的法律意图,但法律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仍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规定。
#### (二)事件
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是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或持续。事件可以分为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两类。
1. **自然事件**
自然事件是指其发生与人类的活动完全无关的事实,如人的出生和死亡、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一定时间的经过等。这些事件虽然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但它们的发生或持续能够依法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例如,自然人的出生导致该自然人人身权利的产生;自然人的死亡则可能导致继承关系的产生或婚姻法律关系的消灭。
2. **人为事件**
人为事件是指由人的活动引起的,但在民事法律效果中法律不考虑行为人的意思内容的事件。这类事件虽然与人的行为有关,但法律在评价其民事法律效果时,并不关注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例如,战争、罢工等社会事件,虽然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但它们在民法上的意义并不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状态。
### 三、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要件
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所必须具备的要素。这些要素因民事法律事实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一)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对于行为类民事法律事实,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地选择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只有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才能依法产生民事法律后果。例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通常不能产生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
#### (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自由性和合法性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有效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由且合法。真实的意思表示要求行为人的内心意思与其外部表示相一致,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自由的意思表示则要求行为人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不受不当干涉,能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为。合法的意思表示则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 (三)事件的客观性和法定性
对于事件类民事法律事实,其构成要件主要体现为事件的客观性和法定性。事件的客观性是指事件的发生或持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法定性则是指只有为法律规定或承认的并能产生民事后果的那些事件,才能成为法律事实。例如,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但只有当法律对其产生的民事法律后果进行规定时,它才能成为民事法律事实。
### 四、民事法律事实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民事法律事实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发、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上。不同类型的民事法律事实在引发民事法律关系变动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作用
民事法律行为是产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最主要的法律事实。它以行为人的意愿为基础,能够依法产生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设立新的民事法律关系来满足民事主体的需求;二是通过变更现有的民事法律关系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三是通过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来结束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二)事实行为的作用
事实行为虽然不体现行为人的法律意图,但法律为了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仍然对其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规定。事实行为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规定直接赋予事实行为一定的法律后果;二是通过事实行为的法律后果来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三是通过事实行为的法律后果来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秩序。
#### (三)事件的作用
事件作为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持续来引发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或变更;二是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持续来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三是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持续来影响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例如,自然人的死亡可以引发继承关系的产生;一定时间的经过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届满等。
### 五、结论
综上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体系是民事法律规范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了与人的意志有关的行为类法律事实和与人的意志无关的事件类法律事实。不同类型的民事法律事实在引发、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理解民事法律事实的体系及其构成要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规律,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民事法律规范,推动民事法治的不断发展。